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楼歪歪”、“楼脆脆”、“楼倒倒”事件频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全社会对建筑质量的广泛关注和对建材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度审视。 这些建材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危和公共安全,也可以说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的安危。如果任由不合格建材流入建筑市场,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遭遇汶川特大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时,更是不敢想象。 一、我国建材市场现状 一是建筑材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国建筑材料市场现状令人堪忧。合格的建筑材料固然有,但“一分钱一分货”,高等级的建筑材料成本肯定高,建筑企业逐利的本性要求严格控制成本,于是假劣建筑材料大行其道、充斥市场,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假劣产品仿真度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有假劣产品存在,情况相当严重,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二是建材市场管理混乱、存在真空。行政执法发现,当前建筑管桩产品质量堪忧,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处罚没有依据,规范更无从谈起。而且,建筑材料市场呈多头监管状态,生产环节由质监部门负责,销售环节由工商部门负责,建筑使用环节由建委部门负责,实际上容易造成管理真空、监管缺位,大家都不管,而且一旦出了问题相互推卸责任。 彩石金属瓦绿色安全屋面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建材市场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某一个方面或主要因素造成的,是由多方因素日积月累形成的。 一是法律规范缺失。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专门的建筑材料管理法规。关于建筑材料的相关法律法规散见于某种建材的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而这些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仅能设定行政处罚条款,不能设定刑事处罚,所以相应法规规范软弱无力,一旦东窗事发仅仅罚款了事,违法成本与巨额利润相比微不足道,不但不能起到惩戒性作用,反而沦为了不良企业制造、使用伪劣建材的保护伞。 二是企业自律缺乏。一直以来,建筑企业(包括主承建方和施工方)追求利润大化的目标没有改变,在暴利驱动下企业选择价格相对低廉得多的伪劣建材似乎无可厚非。而且,在伪劣建材的低价冲击下,建材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建材在招投标过程中处于劣势,导致合法企业步履维艰,要么经营,要么“同流合污”。可见,企业自律行为在市场规范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良性作用,在市场失范的情况下企业不但无法自律,而且可能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彩石金属瓦绿色屋面系统 三、规范建材市场对策建议 一是健全法律体系,切实摆上位置。,要构建质量标准体系。有了质量标准体系,建材和建筑企业才有了自律而不敢逾越的“鸿沟”,行政监管部门才有了可以发挥约束力的“紧箍”。其次,要构建法律制裁体系。对制假售假主观恶性较大、伪劣建材数量巨大、可能影响公共安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加强政府监管,依法整顿规范。,要整合政府监管职能,尽快改变质监、工商、建委各管一个环节的现状。明确统一的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切实加大执法监管公信力。 三是引导行业自律,倡导合法经营。要鼓励发展建材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实现行业企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引导整个行业企业按照质量标准体系组织生产销售,且整合行业企业资源集中开发新产品、新能源、新方法,行业企业共同发展进步。要通过市场引导、典型引路,着力培育龙头建材企业,占领市场份额和产品导向,相关产品发展方向,挤压伪劣建材发展空间,一旦产品占领市场,伪劣产品势必无立足之地。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已经充分认识到建材市场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已经采取应对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建材市场会逐步建立起规范的良性秩序。 |